• 時間觀念香港版
  • 鐘錶辭典
  • 時間觀念 YouTube
  • 關於我們
星期五, 9 5 月, 2025
Time Square時間觀念
  • 2025WWG錶展特輯
  • 新聞
    • 2025WWG錶展
    • 2025新錶
    • 錶壇動態
  • 文章
    • CHANEL
    • 購錶推薦
    • 品牌故事
    • 人物專訪
    • 深度報導
    • 錶廠探索
    • 鐘錶之外
  • 特輯
    • 【CHANEL】香奈兒亞太區首間腕錶暨高級珠寶旗艦店燦耀開幕
    • 【CHANEL】剪裁香奈兒時光輪廓
    • 【錶展特輯】2024 Watches & Wonder日內瓦鐘錶展特輯
    • 【錶展特輯】2024 LVMH鐘錶週
    • 【CHANEL】香奈兒高級製錶的創意宇宙
    • 【錶展特輯】2023 Watches & Wonder日內瓦鐘錶展特輯
  • 影音
No Result
View All Result
Time Square時間觀念
  • 2025WWG錶展特輯
  • 新聞
    • 2025WWG錶展
    • 2025新錶
    • 錶壇動態
  • 文章
    • CHANEL
    • 購錶推薦
    • 品牌故事
    • 人物專訪
    • 深度報導
    • 錶廠探索
    • 鐘錶之外
  • 特輯
    • 【CHANEL】香奈兒亞太區首間腕錶暨高級珠寶旗艦店燦耀開幕
    • 【CHANEL】剪裁香奈兒時光輪廓
    • 【錶展特輯】2024 Watches & Wonder日內瓦鐘錶展特輯
    • 【錶展特輯】2024 LVMH鐘錶週
    • 【CHANEL】香奈兒高級製錶的創意宇宙
    • 【錶展特輯】2023 Watches & Wonder日內瓦鐘錶展特輯
  • 影音
No Result
View All Result
Time Square時間觀念
No Result
View All Result

【錶壇動態】Van Cleef & Arpels | 梵克雅寶「大美不言」典藏精粹特展於國立故宮博物院盛大開展

by Cindy Chen
2024 年 9 月 25 日
A A

由國立故宮博物院、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及Van Cleef & Arpels 梵克雅寶三方攜手合作,歷經7年籌備,隆重呈獻「大美不言」典藏精粹特展,9月26日於國立故宮博物院開展至12月29日,台北展出結束後,將於2025年1月23日至4月20日,移師至嘉義故宮南院。本次展覽由三方共同策劃,透過東西方對話呈現三館藏品的工藝極致美學。展件涵蓋陶瓷、玉石、玻璃、銅器、銀器、金飾、傢飾、服飾、雕塑、平面藝術、珠寶與鐘錶等,總數逾260件瑰寶。五大主題展區分別是:「自然萬物」、「動靜有形」、「奇幻仙境」、「神祕莫測」和「五彩繽紛」,透過沉浸式的展場設計,打造目不暇給的觀展體驗,在藝術氛圍中領略非凡精湛工藝。

資料提供◎Van Cleef & Arpels 梵克雅寶
「大美不言」典藏精粹特展 展覽主視覺 1
國立故宮博物院、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及Van Cleef & Arpels 梵克雅寶三方攜手合作,歷經7年籌備,隆重呈獻「大美不言」典藏精粹特展。
國立故宮博物院,台北 國立故宮博物院保留所有權
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。
國立故宮博物院,嘉義 國立故宮博物院保留所有權
嘉義國立故宮博物院。

第一單元聚焦於「自然萬物」,展示藝術家捕捉大自然瞬息萬變的美。第二單元探討「動靜有形」,通過展件媒材及造型展現作品多樣化的姿態與靈動感。第三單元「奇幻仙境」中的作品,則揭開虛幻神奇的超凡世界,揭露一隻隻奇珍異獸或令人驚喜不已的奇幻生物,反映不同文化與時代對宇宙萬物的獨特想像。第四單元聚焦於「神祕莫測」,包含乍看無法理解其功能的展品,有待觀者細細賞析洞察其奧妙之處,甚至可能蘊含可變化外型的隱藏用途,或體現出神祕且精彩萬分的工藝技術。最後,第五單元「五彩繽紛」,展現繽紛多元的色彩語彙,呈現不同時空背景下的色彩涵義與詮釋。

「大美不言」展覽的場景設計概念簡潔深刻:運用光與色彩的力量,呼應自然之美的源頭。展覽的每個區域均以特定色調為基礎,以傳統皮影戲為靈感,將色調和剪影重疊,營造一種遊離於現實與夢幻的迷人氛圍。而為了突出展品的亮點,我們運用透明展台搭配柔和光線,藉此彰顯展品珍稀的內涵、高貴的材質以及精湛的工藝,將展品之美全無保留地展現予觀者。

模擬圖 神祕莫測
神祕莫測展區。
TSUYOSHI TANE@Yoshiaki Tsutsui HR

展覽空間設計師─田根剛

自2006年以來,建築師田根剛長駐巴黎工作,並創立了ATTA-田根剛建 築設計事務所。他認為建築是屬於某 個場域的記憶,作為連接過去和未來 的紐帶,這也呼應了他的「未來考古學」(Archaeology of the Future) 概念。他的主要代表作包括愛沙尼亞 國家博物館(2016年)、弘前當代藝 術博物館(2020年)、位於巴黎海軍 府的阿勒薩尼收藏展(The Al Thani Collection)(2021年)、Vitra– Tane Garden House(2023年),與帝國酒 店東京新本館(計劃於2036年完工)。 在他的職業生涯中,田根剛獲得了無數獎項與榮譽,包括:2022年法國文化及 傳播部頒發的「藝術與文學騎士勳章」、法國建築學院頒發的Jean Déjean 獎 章、愛沙尼亞文化基金會頒發的重要貢獻獎、日本第67屆文部科學省藝術新人 鼓勵獎…等。他的著作包括《TSUYOSHI TANE Archaeology of the Future》(TOTO 出版社)。

設計構思源於展覽三方深入的策展工作。目標是跨越三方收藏品之間的界限,而非強調彼此的差異,致力於營造統一的敘事體系,促進作品之間的對話,超越其各自的源頭。除了每個區域呈現的特定色彩,柔和而流暢地進入下一個展區的作法,更彰顯了以大自然作為跨越時空的靈感泉源。

展場設計配合不同的空間,讓我得以突破創新的界限,探索建築的表達方式,並在3D空間中創新敘事手法。我們的目標並非簡單複製原有設計,而是思考如何讓其昇華。地點和觀者規模不同,均是轉變並完善沉浸式體驗的良機。重新審視安排每個場地的元素,確保展場設計路徑貫通統一,這點至關重要。不同場地的大小(台北場地面積約200平方公尺,較嘉義的展場空間大)加上包括天花板高度在內的空間比例差異,無疑是一大挑戰,但這些差異也是創造不同體驗的良機。

主要作品

此件乾隆時期瓶器的結構特別複雜,由四個相互銜接的旋轉部件組成。瓶身裝飾極為豐富,繪有五彩祥雲紋、紅色蝙蝠、如意紋(雙環相向纏繞,末端對稱)以及蓮花和芭蕉葉紋。裝飾輔以精緻的鏤空,形成兩對雙龍攫持蓮花和靈芝的圖案。這些不同的裝飾元素在瓶身旋轉中層疊交錯,變化繁複。此件作品的工藝技巧、機關裝置以及裝飾圖案,已經概括本次展覽的五大主題。

洋彩玲瓏轉旋瓶 清,乾隆皇帝(1736—1795 年) 國立故宮博物院
洋彩玲瓏轉旋瓶,綴飾龍和蓮花圖案,彩繪洋彩琺瑯
清,乾隆皇帝 (1736–1795 年)
陶瓷
20.7 × 37.7 公分
國立故宮博物院

這件布洛瓦帶蓋長頸壺是19世紀法國奢華製品上乘之作。當時塞 弗爾國家瓷器廠將餐具等物品供應至整個歐洲,並受到法國文 藝復興的啟發,糅合卓越的技術專長和知名藝術家才華:雕塑家Albert- Ernest Carrier-Belleuse 負責設計物件、裝飾和雕塑,Auguste Rodin 和Thomas-Jules Roger 刻劃高級浮雕,Suzanne Estelle-Apoil 則為 器物繪製裝飾。壺的底色和堆花裝飾(pâte-sur-pâte)手法則受到亞洲 陶瓷的啟發,展現製造廠探索工藝的技術。這件作品的美學和工藝特徵 體現了本次展覽的五大主題。

布洛瓦帶蓋長頸壺 塞弗爾國家瓷器廠,1883 1884年 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
布洛瓦帶蓋長頸壺
法國塞弗爾國家瓷器廠 (1736–1795 年)
素描家:Albert-Ernest Carrier-Belleuse
雕塑家:Auguste Rodin & Thomas-Jules Roger
畫家:Suzanne Estelle-Apoil
瓷器、琺瑯、鍍金
41.7 × 24.3 × 10.9 公分
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,由塞弗爾國家瓷器廠長期借出

這款前衛的Zip項鍊出自Van Cleef & Arpels 梵克雅寶開創性的 設計,其靈感源自飛行外套和軍服上的拉鍊,後來於30年代時 引入時裝設計。世家洞悉時尚動態,巧妙將此設計機制,運用於珠寶創 作。此項鍊於1938年獲得專利,1950年生產,其中滑動自如的流蘇式拉 鍊頭,使得這件作品具備多樣佩戴方式,拉開時可做項鍊佩戴,拉闔時 則可轉換為手鍊。這件1952年製的Zip項鍊,綴飾著由黃K金的心形圖 案,並點綴祖母綠寶石和鑽石,流露動感與神秘感,充分展現出世家所擅 長的可轉換式珠寶的設計與偏好。

Zip項鍊1952年 Van Cleef Arpels Collection
ZIP 項鍊
1952 年
可轉換為手鍊
黃K金、鉑金、祖母綠、鑽石
22.5 x 2.5 公分
Van Cleef & Arpels Collection

自然萬物

大自然是無窮無盡的靈感源泉,為人類提供無數的圖案和色彩元素。藝術家致力於再現動植物的美麗與和諧,瞬息萬變又亙古長存,脆弱嬌嫩與強大並存。大自然的形態,或以裝飾點綴,或直接成為藝術品的題材,構成本展覽第一單元的61件作品。

花卉於東方文化傳統中經常用以象徵季節。梅花代表嚴冬、蘭花喻示春意盎然、蓮花象徵夏日盛景,而菊花則象徵秋高氣爽。此套圓盤和茶壺正是運用後者作為主要裝飾元素。圓盤正面雕刻五朵菊花,線條奔放有致,裝飾華麗,營造出生機盎然的視覺效果。茶壺則全面覆蓋菊花圖案,無論是施以釉面抑或雕塑,均勻遍布呈現這種花卉。並列這兩件藝術品,便不難發現單一題材如何透過多樣的創作手法,呈現截然不同的藝術效果。

剔紅菊花圓盤 明,永樂皇帝在位款識 1368–1644 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
剔紅菊花圓盤
明,永樂皇帝在位款識 (1368–1644 年)
漆器
2.9 x 15.1 公分
國立故宮博物院
銅胎畫琺瑯菊花紋方壺 清,康熙皇帝 1662–1722 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 1
銅胎畫琺瑯菊花紋方壺
清,康熙皇帝 (1662–1722 年)
銅
16 × 9.6 公分
國立故宮博物院

菊花與長壽的概念有密切關聯,亦與日本藝術備受崇敬的季節之一─ 秋天,密 不可分,是裝飾藝術中常見的題材。這種型紙常用於在織物表面描繪圖案,尤 其時常應用於折疊屏風上。在這些型紙上,花朵逼真特寫,映襯著茂密的葉叢, 捕捉花瓣在微風中飄逸婆娑的動態美。而屏風則於一面配飾山水圖景,另一面 則繪有各式菊花。據說這面屏風很可能在1889年的巴黎萬國博覽會上展出,是 日本首次參與的西方國際盛事。根據檔案記載,一位來自京都的刺繡大師,曾 在會展上展示幾款「刺繡織物屏風」,也許這位大師即是作者本人。

摺疊屏風 約 1889 年 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
摺疊屏風
飯田新七三世代 (1852-1909 年)
日本京都,明治時代 (1868-1912 年), 約 1889 年
絲綢、刺繡、墨水
166,5 x 243 公分
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
伊勢形紙模板 日本明治時代 1868–1912 年 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 1
伊勢形紙(模板)
日本明治時代 (1868–1912 年), 19世紀末期
和紙剪裁、柿染和絲線
43 × 42.8 公分
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
伊勢形紙模板 日本明治時代 1868–1912 年 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 2
伊勢形紙(模板)
日本明治時代 (1868–1912 年), 19世紀末期
和紙剪裁、柿染和絲線
43 × 42.8 公分
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

這件Chrysanthemum 胸針使用了Van Cleef & Arpels 梵克雅寶於1933年獲 取專利的Mystery Set 隱密式鑲嵌技術,以隱藏金屬底座的方式鑲嵌寶石。布滿 胸針的寶石營造滑順柔和的光影色彩交錯效果。1936年,Van Cleef & Arpels 梵克雅寶 更精進此技術,取得另一項隱密式鑲嵌專利,使其能應用於更為複雜的設計,如 同這件創作一般。這只胸針的設計於上層採用黃K金隱密式鑲嵌紅寶石,下層 則以鉑金鑲嵌鑽石,完美捕捉菊花綻放之美,並展現獨特紋理與細節。這件作 品於1937年在巴黎舉辦的「國際應用藝術博覽會」亮相,公認為是一項珠寶工 藝的重大創新,體現Van Cleef & Arpels 梵克雅寶卓越非凡的工藝造詣。

CHRYSANTHEMUM胸針 1937 年 Van Cleef Arpels Collection 1
CHRYSANTHEMUM胸針
1937 年
鉑金、黃K金、Mystery Set™(隱密式鑲嵌)紅寶石、鑽石
6.2 × 8.9 公分
Van Cleef & Arpels Collection

動靜有形

捕捉材質的動態特質和波動韻律實屬不易。從表現織物的柔軟觸感,到融合線條,無不為了創造光學效果,甚至是為了塑造速度的樣態。此單元的51件作品以獨特方式展現輕盈活躍的生命力。這些作品體現藝術家出色的工藝,運用材質、技法和巧奪天工的機關,栩栩如生地表達動感效果。

這件硯臺出自端溪子石。墨池中,浪濤旋渦蜿蜒起伏,而平整的硯堂則呈現朝陽初升之狀。硯臺的側面則祥雲繚繞,波濤滾滾,中央有浮雕金烏,右側平面更鐫刻乾隆皇帝作於1775年的御製詩。整件作品的雕刻深淺起伏疏密有致,令渦流波瀾富有韻律感。起伏滾動的流線形塑造洶湧澎湃、氣勢磅礡的海洋氣勢。儘管尺寸不大,但這件硯臺堪稱雕塑藝術的傑作。

端石海天浴日硯 明1368–1644 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
端石海天浴日硯
明(1368–1644 年)
端石
19.3 × 13.4 × 4.9 公分
國立故宮博物院

玻璃藝術大師Matei Negreanu 於80年代,使用熔融並經砂磨處理的玻璃條 創造「波浪」雕塑系列而聞名藝壇。1987年,他開始嘗試以光學玻璃塊融合鉛 板進行創作。從某角度觀看,這件抽象作品的有機線條流暢,讓人想起女性酥胸的輪廓,因而命名為《向竇加致敬》,向另一位同樣常以女性形象為靈感的 藝術大師致敬。Negreanu 巧妙玩轉運動的物理面向、非物質面向與無形的 面向,營造形式與空間之間搖搖欲墜的平衡。他獨特的創作手法流露在作品 表面流轉的光影效果、霧面質感與半透明的特質,在80年代的法國玻璃工藝 界別樹一幟。

《向竇加致敬》HOMAGE TO DEGAS 雕塑 「波浪」Wave 系列,法國,1984 年 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
《向竇加致敬》(HOMAGE TO DEGAS) 雕塑
「波浪」(Wave) 系列
Matei Negreanu,法國,1984 年
砂磨拋光玻璃
32.5 × 52 × 30 公分
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

自1906年以來,Van Cleef & Arpels 梵克雅寶便憑藉對黃金精湛的駕馭能 力,以多樣的手法塑造作品的紋理與細節。1962年,這件煙盒上綴飾的起伏紋 路,或稱「璣鏤雕花」(guilloché)工藝,乃是透過在黃金表面刻劃密集平行的 波浪紋,營造出光影變幻的浮雕效果,而煙盒蓋扣上鑲嵌的圓凸式車工藍寶石, 則為這件作品增添畫龍點睛的效果。時至70年代,Van Cleef & Arpels 梵克雅寶 受歐普藝術(Op Art)的啟發,一種基於視覺錯覺的視覺藝術形式,推出了「《歐 普藝術御門》手鐲」。手環運用「米蘭網」(Milanese mesh)工藝,於作品表面 進行壓模處理,呈現錯落有致的波浪紋路,彷彿泛起了陣陣漣漪。

煙盒 1962年 Van Cleef Arpels Collection
煙盒
1962 年
黃K金、藍寶石
2.5 × 9 × 4.5 公分
Van Cleef & Arpels Collection
《歐普藝術御門》OP ART MIKADO手鐲 1970 年 Van Cleef Arpels Collection 1
《歐普藝術御門》(OP ART MIKADO)手鐲
1970 年
黃K金
18 × 3.5 × 5 公分
Van Cleef & Arpels Collection

奇幻仙境

無論身處何方,夢境皆孕育出各種迥異的神話傳說,演繹奇異、虛幻、超凡或迷人的世界。這個單元收藏的34件作品,生動展現居住於夢境的奇形動物、奇美拉與混合生物的形態與符號,隨著時代與文化的演變而不斷蛻變。

這件作品指涉的正是漢代探險家張騫(?—114 BC)的故事。據說張騫曾受命 派遣尋找黃河源頭,亦即中國神話中文明的搖籃。據稱,他最終在銀河這條「天 河」中找到黃河的源頭,故稱為「乘槎仙人」。此件銀製作品運用空心樹幹的形 象描繪張騫從天界返回時乘坐的著名木筏。這件作品以簡潔流暢的線條雕琢 乾燥樹幹的紋理,彰顯人物的平滑面容。作品底部刻有銘文,表示這件作品可 能出自元代著名銀匠朱碧山之手。

朱碧山款「張騫乘槎」銀槎 元至明 1271–1644 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
朱碧山款「張騫乘槎」銀槎
元至明 (1271–1644 年)
銀23.6 ×11.3 ×14.8 公分
國立故宮博物院

這件蓋碗由法國銀匠Jean-Baptiste Odiot 於1819年製造,同年亮相於法國工 業產品博覽會(Exposition des produits de l’industrie française)。握把上 兩位身披羽翼的女性造型,象徵著羅馬女神維多利亞。這件蓋碗座落於四足的 支座之上,支座還綴有羽冠獅頭裝飾與棕櫚葉紋。1819年最初以黃銅製成,後 於1907至1908年左右由昆庭銀器世家(Christofle)採用電鍍工藝鍍上白銀。 這件作品由300多個獨立鑄造的部件組成,可輕易拆卸:260個螺栓固定10個 主要部件,另有40個螺栓構成裝飾元素。Odiot為這類蓋碗創造多款握把,蛇 形和天鵝造型便是其二。包括此類蓋碗的大型餐具系列,為法國餐具工藝帶來卓著聲譽。

《蓋碗》TUREEN Jean Baptiste Odiot 法國1819 年 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
《蓋碗》(TUREEN)
Jean-Baptiste Odiot, 法國,1819 年
昆庭銀器世家(Christofle),約1907 至1908 年
鍍銀黃銅
44 × 33 公分
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

這件2010年的Luna長項鍊出自Van Cleef & Arpels 梵克雅寶「Les Voyages Extraordinaires」主題高級珠寶系列,充分體現世家對奇幻元素的品味。這 件作品影射了法國作家儒勒.凡爾納(Jules Verne)的小說《海底兩萬里》 (1869—1870年),講述尼莫船長和他的船員在潛艇「諾第勒斯號」內探索深 海的故事。(Luna)長項鍊的靈感源自20年代的作品,將珍珠和裝飾寶石融為 一體。玉髓、月光石、黑色蛋白石和縞瑪瑙營造一系列淡雅和深邃的漸層色調, 彷彿海底世界的深邃無垠。為完成這件項鍊,工匠使用了傳統的穿線技術:珍珠 逐粒串於絲線上,並於每顆珍珠之間打結固定,以免相互磨損,同時確保項鍊 的柔軟度和耐用特質。而彈奏豎琴的娜伊亞德女妖圖案凝聚了整件作品,鑽石 琴弦宛如水滴般閃爍。由於採用隱秘的機關設計,這個圖案裝飾可拆卸,單獨 作為胸針佩戴。

LUNA長項鍊 2010 年 可拆卸式胸針 Les Voyages Extraordinaires 高級珠寶系列 Van Cleef Arpels Collection
LUNA長項鍊
2010 年
可拆卸式胸針
Les Voyages Extraordinaires 高級珠寶系列
白K金、藍寶石、玉髓、月光石、縞瑪瑙、蛋白石、鑽石
約80 公分
Van Cleef & Arpels Collection

神祕莫測

即便一件實用物品的功能看似一目瞭然,但仍可能蘊藏一些奧妙玄機之處。從隱藏的訊息、乍看不明的次要用途,乃至鮮為人知的工藝技術,這個單元中的28件作品,件件都在挑戰觀者的視角。

根據記載,乾隆皇帝在他的宮殿內擺設眾多此樣式的「百什件」奇趣盒。這件作品以竹片拼貼而成,集美觀與實用於一身。其採用多層隔間的設計,並在側面設有隱藏抽屜,用於存放各類物品,如鼻煙盒、扇子、玉器、瓷器等。根據宮廷工坊的檔案紀錄,皇帝甚至擁有可隨行攜帶的百什件款式。1741年的一份文獻描述一件與此作品類似的百什件,其材質、內容物以及可折疊的腳架都與此件相同。打開這件百什件,猶如揭開一則祕密,工匠巧妙設計一種既能保護、又能展示這些藝術品的神祕奇趣盒。

竹黃貼花百什件 清 1644–1911 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
竹黃貼花百什件
清 (1644–1911 年)
竹41.5 ×22 ×32.7 公分
國立故宮博物院

這件桌椅套組由建築師兼室內設計師雅克.阿德內特(Jacques Adnet)設計。 簡約雅致的外觀源自色彩與材質的和諧搭配,合成皮革的運用則展現創新精 神,而明線細節又增添一絲優雅精緻。黃銅裝腳模仿竹子的輕盈,呈現X型,不 只增強結構強度,亦反映出亞洲藝術的影響。這些作品突顯當時法國傳統風 格的地位。具體而言,這張書桌令人想起18世紀典型的女用書桌「bonheur du jour」,這種書桌小巧易挪動,可用於書寫和收納文件。然而在此次展出的書桌 絕對充滿現代風格,搭配上側面額外的文件夾層可將特定物品安置於視線之 外。

文件櫃與座椅成套的辦公桌 約1950 年 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
文件櫃與座椅成套的辦公桌
雅克.阿德內(Jacques Adnet),巴黎,約1950 年
仿皮、黃銅
書桌:100 × 93 × 55公分 書桌: 82 × 45 × 48 公分
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

這件於1933年獲得專利的百寶匣(Minaudière)是一款結合精緻美學和實 用性的長形方盒,其中隱藏許多隔層,可收納優雅女性所需的必需品:粉餅、 唇膏、梳子、香煙……等。這件1935年的設計在邊緣內設有隱藏的鏡子和腕 錶。Van Cleef & Arpels 梵克雅寶對於奢華配飾實用性的重視,呼應了當時 建築師和設計師的理念。百寶匣的隔層設計令人聯想到Walter Gropius 和 Eileen Gray 等現代主義者的作品,而這些作品於蓋子上的裝飾:鐫刻的金色 圖案、鑲嵌細工或漆飾,皆如此件設計,展現了豐富多樣的珠寶藝術,以及亞洲 裝飾藝術對世家的影響。

CURL 百寶匣 1935 年 Van Cleef Arpels Collection 1
CURL 百寶匣
1935 年
鉑金、黃K金、亮漆、鑽石
19.3 × 12.8 × 3.5 公分
Van Cleef & Arpels Collection

五彩繽紛

從東方至西方,各個年代的藝術家選擇的色彩,本身就是一種作品素材,為無數的再生與變化提供各種表達方式。色彩可忠實再現自然界最細微的暈影,也能為想像賦予生命。本展覽第五單元的81件作品,展示裝飾藝術的領域中,隨著技術和材質的演進,色彩光譜不斷發展的方式。

以上精選展品所呈現的粉紅色與紫色色調,或取材於大自然,或源自人類創新工藝,其中有三件作品的色彩源自礦物質,而另外兩件碧璽作品,則以精湛的鐫刻工藝見長,打造如意、蝙蝠、龍等圖案。線條筆直的紫水晶鐲呈現紫水晶天然的紫灰色調,而另外兩件作品的色彩則由人工打造。玻璃碗的金紅色是經由燒製前於紅色染料中加入金粒呈現出的效果,而白色的部分則是透過琺瑯層打造,其中晶瑩透亮粉紅色是這件作為酒器的玻璃碗,獨樹一格的罕見特色。

碧璽佩 清1644–1911 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
碧璽佩
清(1644–1911 年)
碧璽
5.4 × 4.3 × 0.4 公分
國立故宮博物院
碧璽雙耳瓶 清 1644–1911 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
碧璽雙耳瓶
清 (1644–1911 年)
碧璽
5.8 × 8 公分
國立故宮博物院
玻璃碗 清,乾隆時期 1736–1795 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
玻璃碗
清,乾隆時期 (1736–1795 年)
玻璃
3 x 6.2 公分
國立故宮博物院
紫水晶鐲 清 1644–1911 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
紫水晶鐲
清 (1644–1911 年)
紫水晶
1.4 x 7.4 公分
國立故宮博物院
胭脂紅彩杯,大明成化年製款識 清,康熙年間1662–1722 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
胭脂紅彩杯,大明成化年製款識
清,康熙年間(1662–1722 年)
陶瓷
4.9 x 5.9 公分
國立故宮博物院

蛋白石水晶由骨灰、錫和砷組成,是19世紀法國水晶製造業的一大創新技術。 採用蛋白石水晶製造的產品,稱為「類蛋白石(opaline)」,一推出即廣受歡迎。 早在1824年,如《Journal des dames et des modes》時尚雜誌內的圖片所 示,市面上便已推出色彩繽紛、種類繁多的類蛋白石產品,譬如杯子、搭配提把 或無提把的籃子、火柴盒、花瓶,還有如本次展覽的戒指架。這件點綴著小飾 瓶的戒指架,充分展現當時生產作品琳瑯滿目的色彩:源自白蠟或砷的白色、 金鹽的粉紅色、銅氧化物的藍綠色,以及銻的黃色。

戒指座 法國貝西(Bercy)水晶廠,1815—1830 年 裝飾藝術博物館
戒指座
法國貝西(Bercy)水晶廠,1815—1830 年
乳白色吹製鉛玻璃,又稱「類蛋白石(opaline)」、鍍金青銅
17.5 × 9 公分
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

裝飾藝術品在20年代和30年代Van Cleef & Arpels 梵克雅寶的創作過程,扮 演非常重要角色。當時世家將目光轉移至被認為較不珍貴的紫水晶和石英等 寶石,但只要經過雕琢加工,寶石仍可展現獨一無二的半透明質感,呈現柔和 粉嫩的色調。這座精巧座鐘上有著一隻環抱幼猴的紫水晶靈猴,停憩於縞瑪瑙 和黃K金組成的分層圓形底座上,而時間則顯示在長方形的開口處,周圍環繞 著琥珀砌成的菱形圖案,點綴閃爍鑽石。兩隻猿猴的輪廓,採用拋光技術,精心 打磨而成,而動物構造的細節,譬如牠們的毛髮,唯有透過技藝超群的精雕細 琢技巧,才得以捕捉。煙具套組包括六個煙灰缸與六個火柴盒,皆由玫瑰石英 製成。火柴盒採用黃K金點綴,同時鑲嵌凸圓式車工藍寶石,呈現強烈對比的 色彩。這件結構整齊、具幾何造型的煙具組,呼應了30年代的建築和室內設計 的風格。

猴飾桌鐘 1926 年 Van Cleef Arpels Collection
猴飾桌鐘
1926 年
鉑金、黃K金、紫水晶、縞瑪瑙、琥珀、鑽石
9.5 × 8 × 10.5 公分
Van Cleef & Arpels Collection
煙具套組 約1930 年 Van Cleef Arpels Collection 1
煙具套組
約1930 年
黃K金、藍寶石、石英、青金石
6 × 6 × 2 公分, 4 × 4 × 6.2 公分.
Van Cleef & Arpels Collection
歡迎留下你的看法
Tags: VAN CLEEF & ARPELS國立故宮博物院大美不言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梵克雅寶
Share88ShareSendShareSend
Previous Post

【2024新錶】TISSOT  | 天梭表首度推出漸層色款 亞洲形象大使李棟旭帥氣詮釋最新PRX漸層錶款

Next Post

【2024新錶】法穆蘭|纖薄設計與復古美學的完美結合 FRANCK MULLER Vanguard Lady Slim Vintage

相關文章

cover 1 4
鐘錶之外

【鐘錶之外】春意綻放 Van Cleef & Arpels再度聯手法國藝術家Alexandre Benjamin Navet共繪城市花園

2025 年 4 月 30 日
2025WWG VCA1
2025W&W錶展

【2025WWG】VCA梵克雅寶:巴黎天空下的Poetry of Time時間的詩篇

2025 年 4 月 1 日
cover 4
鐘錶之外

【鐘錶之外】梵克雅寶 Lucky Spring系列 歡頌春天的到來

2025 年 3 月 20 日
VCAjewelry
2025新錶

技進乎道 藝臻至美|梵克雅寶以珠寶編織璀璨詩篇

2025 年 3 月 1 日
Next Post
Vangua

【2024新錶】法穆蘭|纖薄設計與復古美學的完美結合 FRANCK MULLER Vanguard Lady Slim Vintage

0 3

【2024新錶】LOUIS ERARD | 推出三款限量版2300 運動計時碼錶

613845279231

RICHARD MILLE|成功之道 超越常規 追求極致

2400927

【錶壇動態】卡地亞 |錶殼造型大師令人驚嘆的內蘊實力 CARTIER The Magic of Time珍藏腕錶鑑賞

S60997663

【2024新錶】BLANCPAIN | 寶珀首款專賣店限定款在台灣 五十噚藍眼淚限定腕錶及藝術展

按分類探索文章

按月份探索文章

Time Square時間觀念粉絲團

  • 時間觀念香港版
  • 鐘錶辭典
  • 時間觀念 YouTube
  • 關於我們
Contect us: service@timesquare.ws

© 2021 Time Square / WoodStone Co., Ltd. All Rights Reserved

No Result
View All Result
  • 2025WWG錶展特輯
  • 新聞
    • 2025WWG錶展
    • 2025新錶
    • 錶壇動態
  • 文章
    • CHANEL
    • 購錶推薦
    • 品牌故事
    • 人物專訪
    • 深度報導
    • 錶廠探索
    • 鐘錶之外
  • 特輯
    • 【CHANEL】香奈兒亞太區首間腕錶暨高級珠寶旗艦店燦耀開幕
    • 【CHANEL】剪裁香奈兒時光輪廓
    • 【錶展特輯】2024 Watches & Wonder日內瓦鐘錶展特輯
    • 【錶展特輯】2024 LVMH鐘錶週
    • 【CHANEL】香奈兒高級製錶的創意宇宙
    • 【錶展特輯】2023 Watches & Wonder日內瓦鐘錶展特輯
  • 影音

© 2021 Time Square / WoodStone Co., Ltd. All Rights Reserved